0 点赞 · 0 评论 · 0 收藏 · 1 浏览 · 2025-07-28 09:28:54
怎么用 AI 做图片?打开工具输入 “画一只猫”,结果出来的要么像抽象画,要么眼神诡异 —— 这大概是很多人刚接触 AI 绘图时的共同经历。其实,AI 就像个需要精确指令的助理,同样的工具,用对提示词能生成壁纸级作品,用错了可能连基本构图都混乱。今天分享 5 个经过实测的提示词黄金公式,哪怕是新手,也能让生成效果肉眼可见地提升。
第一个公式:场景 + 细节 + 情绪。比如想生成 “森林里的小鹿”,别直接敲这五个字,试试 “清晨薄雾笼罩的针叶林,小鹿站在溪流边饮水,鹿角挂着晶莹的露珠,阳光透过树冠形成斑驳光斑,画面温暖治愈”。前半部分 “清晨薄雾笼罩的针叶林” 锁定场景,中间 “鹿角挂着晶莹的露珠” 补充细节,最后 “温暖治愈” 传递情绪,AI 会自动调整光影和色彩氛围,出来的画面立刻有了故事感。这个公式特别适合生成氛围感照片,无论是旅行场景还是生活瞬间,加上情绪词后,画面的感染力会翻倍。
第二个公式:主体 + 风格 + 参考物。很多人想模仿特定画风却不得其法,比如想要宫崎骏风格的插画,试试 “穿红裙的女孩在花海中奔跑,宫崎骏动画风格,类似《龙猫》的色彩饱和度,细腻的线条勾勒,8K 分辨率”。“穿红裙的女孩” 明确主体,“宫崎骏动画风格” 定调,“类似《龙猫》的色彩” 给出具体参考,AI 会精准捕捉到风格中的标志性元素。这个公式对设计海报、头像特别有用,无论是复古风、赛博朋克还是水墨风,加上具体作品参考,能少走 90% 的弯路。
第三个公式:功能 + 受众 + 场景。做电商的朋友常困惑怎么用 AI 做图片才能提升点击率,试试这个公式:“针对 20 - 30 岁女性的保湿面霜,放在 ins 风梳妆台上,背景有香薰和绿植,自然光拍摄,高清细节展示质地,小红书笔记风格”。“保湿面霜” 是功能主体,“20 - 30 岁女性” 锁定受众审美,“ins 风梳妆台” 明确应用场景,AI 会自动调整构图和色调,让图片自带目标用户喜欢的质感。用这个公式生成的商品图,比普通白底图的转化率平均高出 30%。
第四个公式:问题 + 修正 + 强化。如果生成的图片总有小瑕疵,比如 “人物手指畸形”“背景模糊”,可以用这个公式补救:“戴眼镜的程序员在敲代码,修正手部结构,强化键盘按键细节,办公室背景清晰不杂乱,光线明亮柔和”。前面描述主体,中间用 “修正”“强化” 等词针对性解决问题,最后补充环境要求。这相当于给 AI 打了 “补丁”,尤其适合需要精准细节的场景,比如设计手册、教学插图。
第五个公式:基础描述 + 艺术手法 + 技术参数。进阶玩家想追求专业级效果,一定要试试这个:“雪山日落,采用安塞尔・亚当斯的黑白摄影风格,高对比度,细腻纹理,8K 分辨率,ISO 100,f/8 光圈效果”。前半部分是内容核心,中间加入艺术家风格和摄影手法,最后补充技术参数,生成的作品会自带 “专业感”。很多设计师用这个公式生成的素材,稍作调整就能直接用于商业项目。
其实,AI 绘图的核心不是 “画得像”,而是 “画得对”。这五个公式的本质,是帮你把模糊的想法拆解成 AI 能理解的精确指令。刚开始可以从最简单的 “场景 + 细节 + 情绪” 练起,熟练后再组合使用。比如想做一张旅行海报,试试 “青海湖星空下的帐篷,银河清晰可见,露营灯暖光映照帐篷布纹理,治愈系氛围,宫崎骏动画色调,高清海报尺寸”—— 这样的提示词,生成效果绝对会让你惊讶。
最后想说,AI 工具更新再快,真正的 “魔法” 始终藏在人的表达里。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,多积累不同风格的案例,你的提示词会越来越有 “灵魂”。下次再有人问你怎么用 AI 做图片,把这些公式分享给他,大概率会被当成 “大神” 哦。